作者:何建明
曾出任美国历史上第一们华裔女市长的李琬若,现在是美国国务院东西中心的五名执行董事之一,是在美国历史上具有广泛影响的政治家。她从一名普通的中国女留学生,到全美首位华裔女市长,后又历任福特、卡特、里根、布什、克林顿五任总统的政府高级顾问,李琬若的经历本身就是一个奇迹。而她作为一名华裔,在美国政坛始终光芒四射、风采照人,更是奇迹中的奇迹。克林顿总统褒奖她是一位“具有东方肤色与文化教养的美国政坛魅女人”。李琬若在美国从政的经历和她的传奇人生,同时也揭示了美国政治的种种内幕,展示了一个真实的美国社会,她的传奇经历和从政史篇被写入美国大学教材。
作者:陈学勇
《莲灯微光里的梦——林徽因的一生》的作者陈学勇系国内知名的林徽因研究专家,这部传记是他积多年研究积累结出的成果。它打破了以往林徽因传记单纯以时间顺序记述的套路,采取新颖的,以人物、地点、事件为切入角度的方式,为读者展现了林徽因动人的一生。它不但纠正了以往林传诸多史实上的错误和小说演绎之类的谬误,而且还提供了许多第一手珍贵文史资料。是集趣味性、学术性与可读性于一体的好读本。此书是图文本,存有图片百余张,不少照片首次面世;除此之外,很多图片也非常少见。书中还首次附有完整的林徽因年表和林氏世系谱表,为喜爱林徽因的读者以另一种方式了解传主提供了最为清晰简洁的脉络。这部传记从内容、文字到插图都保持了严谨高雅的风格,说它是林徽因传记中的佼佼者,当之无愧。
作者:叶永烈
叶永烈版胡乔木传,迄今为止涵盖最新成果的胡乔木传记。作者为中国最负盛名的纪实文学、传记文学作家。胡乔木,在中国拥有很高的知名度。然而,他的身世,除了过去新华社电讯所披露的千把字的简历外,人们所知甚少。本书第一次详细记述了胡乔木其人其事。胡乔木自1942年2月起担任毛泽东秘书(初为文化秘书,后为政治秘书),直至1966年6月“文革”爆发,前后达二十五年之久。他被誉为“中共中央一支笔”,参与起草了一系列重要的文件,如《关于若干问题的决议》、《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等等。“文革”后,著名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出自他的笔下,《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亦由他主笔……他曾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常务副部长、中共中央副秘书长、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直至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本书作者采访了胡乔木夫人谷羽、子女、秘书及有关人士,查阅了大量文献,写出了这本《中共中央一支笔·胡乔木》。这本书写的是胡乔木,实际上是透过胡乔木,写了中国共产党一段重要的历史。本书既是一本史实准确的严肃性著作,又以流畅的文笔而具有很强的可读性。相信本书会拥有众多的读者。
作者:李佩甫
这是一部震撼人心的长篇纪实小说。作者以感人的文字,催人泪下的语言,深刻描述了越调大师申凤梅曲折坎坷和辉煌的人生经历,展示了一代戏剧舞台巨星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作者描述的是戏剧艺术家的人生,展现的却是一个时代。戏剧舞台上的真善美与现实生活中的真善美在这部作品中达到了完美的统一。
作者:马克·吐温
本书是美国文学大师马克·吐温晚年通过口述著成的自传。书中通过对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风光无限的写作生涯以及痛苦凄凉的晚年生活等人生经历的回忆,全景展现了马克·吐温伟大的一生。字里行间仍透露出暮年马克·吐温式的幽默与智慧。书中穿插记述了马克·吐温和当时世界各个领域重要人士的交往经历,记录了许多趣闻轶事,更揭示出一些当时所不为人知文化圈与美国出版界内幕。马克·吐温以其独特的方式表达了个人的爱憎,同时以深刻洞察力展现了当时美国社会的风情和人文气息。
作者:安东尼·麦卡滕
电影《波西米亚狂想曲》《至暗时刻》《万物理论》编剧两届奥斯卡影帝、提名最佳电影打造者安东尼·麦卡滕历史传记作品一九四〇年五月十日,在战场和政坛上均“不靠谱”的温斯顿•丘吉尔意外升为首相。当时希特勒大军横扫欧洲大陆,英国远征军危在旦夕,英伦之岛或将须臾遭受入侵。丘吉尔相位未稳,便要带领英国上下应对纳粹的威胁;他组建的战时内阁也是矛盾重重,以外交大臣哈利法克斯为首,主张与德国媾和的声音不绝于耳;丘吉尔本人似也有了动摇,陷入深忧与自疑——是要不计代价与敌人媾和,还是不惜代价赢得胜利?这是历史上的至暗时刻,也是丘吉尔自己的至暗时刻。没有一部作品能像《至暗时刻》这样,抓取了二战中的一个关键节点,深挖1940年5月7日挪威辩论至1940年6月4日敦刻尔克撤退完成的一段激荡历史,相互抵牾的史料再现了前所未闻的有关战时内阁的一段经历。作者麦卡滕独辟蹊径,从历史、心理、语言等角度,把“伟人”丘吉尔拉下神坛,聚焦丘吉尔和他的战时内阁,展现了他在危急时刻的领袖品质,尤其是丘吉尔在此期间两次逆转性的恢弘演说,现如今已成为闻名世界的演讲,让读者一窥这位力挽狂澜的领袖的领导力与魅力——他说出反复淬炼而得的坚定话语,藐视困难、激发勇气、化险为夷,选择实该选择的历史正道。
作者:洪晃
想说清楚洪晃是个什么样的女人是不可能的事。她是著名文人章士钊的外孙女、著名外交家乔冠华的继女、著名作家章含之的女儿、著名导演陈凯歌的前妻,从小笼罩在这么多著名的光环之下,应该是一个标准的大家闺秀;但她的个性却独立而反叛。十二岁独闯纽约,被称为空降的红小兵;在美国名校受到系统的教育,之后回国闯荡。开网站、拍电影、办杂志,虽然是出于兴趣,但却做得认真又投入,事情搞得红红火火,她特立独行、我行我素的作风也在此过程中得到了张扬。她对艺术有着超乎常人的鉴赏力,对自己热爱的事业执着到了疯狂的地步,凡事拿得起放得下,可上可下,可进可退,成功出版了三个畅销的时尚期刊,终于成为了著名的出版人——在她得到这个属于她自己的著名的同时,也得到了朋友和同事的一致赞赏。本书除了作者自己书写的文字外,还用大量篇幅收集了她周围人所揭发的关于她的桩桩件件,点点滴滴,使这个出身名门、满嘴粗话、性格率真、知人善用、勇于改错的性情中人的形象栩栩如生、呼之欲出,通篇洋溢着洪晃独特的个人魅力。
作者:陈凯歌
陈凯歌,1952年生于北京,祖籍福建。1965年考入北京四中,1969年春到云南插队,1971年参军;1976年回北京;1978年考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1982年毕业后到北京电影制片厂工作。1984年执导处女作《黄土地》,1985年以此片享誉国际,并连带使大陆第五代导演在国际上名声鹊起。其他主要作品有:《大阅兵》《孩子王》《边走边唱》《霸王别姬》《荆轲刺秦王》等,并都先后在国际上多次获大奖。曾分别于1989年、1993年、1998年做过柏林、威尼斯和夏纳世界三大电影书的评委并;并做过日本神户、葡萄牙里斯本、以色列耶路撒冷电影节的评委会主席。
作者:司马江
济公是位善良正直、诙谐多智的人物,在南宋奸臣秦桧专权、民不聊生的社会背景下,他见义勇为,专管人间不平气,解救善良的百姓,令人感到亲切可爱。以济公为中心展开的一连串的故事,取得了喜剧效果。书中描绘的城镇生活风貌和反映的种种社会矛盾,给人以一定的历史知识并使读者受到教育。由于原作的历史局限,本书屡经改编,但对原书中的某些消极因素仍未能彻底消除。为此,相信读者会正确对待的。
作者:多丽丝·莱辛
本书是莱辛自传的第一本,记录了她从1919年出生到1949年等待回到英国之间的三十年人生。这期间,莱辛经历了原生家庭生活的苦涩,儿时徜徉非洲大地的欢乐,早早辍学到社会闯荡的风风雨雨,频繁失败的婚姻,文学创作以及政治运动的起起落落。她以一种痛楚却决绝的语气,还原了自己前半部分的人生,同时也深刻地剖析了自我,对身边现象做了自我的解读。本书语言真实,情感充沛,是透视文学大师心路历程的绝佳读本。
作者:白落梅
仓央嘉措,藏传佛教六世达赖喇嘛。他的一生充满传奇,他的故事是永远无法解开的谜题,他写下世间最深情的诗篇,他演绎世间最美的情郎。他成为整个华人世界最具影响力的文化名人之一,他在三百年前感动了无数人,三百年后,他依然再感动着如今的世人。传说中,他是莲花生大师转世,他精通世间最深奥的佛法,却用最质朴的诗句广为布道。他拥有世间最尊崇的身份,却又深入最深的红尘。他“质本洁来还洁去”,他用生命,演绎了一场诗歌之美,佛法之美。仓央嘉措是一个不得不读的人,仓央嘉措的诗歌亦是不可不读的经典。白落梅用世间最美的文笔,将仓央嘉措的生平与他的诗歌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讲述一个真实并唯美,质朴又深情的仓央嘉措。让我们一起领略上师的佛法,让我们一起领悟上师的深情。随书附赠《仓央嘉措诗歌全集》和《仓央嘉措年谱》。
作者:还珠楼主
《杜甫传》是武侠一代宗师还珠楼主的绝笔之作。1960年2月,作者躺在床上,开始口授《杜甫传》,由秘书侯增记录。断断续续,到1961年2月,终于完成了作品初稿。全书11回7万字,讲述了“诗圣”杜甫曲折潦倒的一生。由于作者善写武侠,尤其擅长讲故事,而杜甫的生平又与作者自身的身世很有相似的地方,因而《杜甫传》写得相当引人入胜和富有感染力。作者通过描写唐玄宗统治后期黑暗腐败的政治以及安史之乱给百姓带来的灾难,将国家的不幸与杜甫个人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写出了一个处于世运变换时期的伟大诗人沉沦穷困的命运,尤其写出了乱世中百姓的苦难。《杜甫传》文字优美简洁,结构紧凑有力,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诗圣”生命史诗。
作者:雾满拦江
李鸿章是两千年来最会做官的中国人,他身居权力中枢40年,前后遭遇800多次弹劾而不倒,国家倚重,名满全球,中外震仰,上承曾国藩,下启袁世凯,独步中国式官场权谋之巅。从刀笔小吏到晚清第一重臣,李鸿章的官场神话是怎样做到的?晚清政坛云谲波诡,内部洋务派与顽固派缠斗不休、势同水火,外部列强环伺、步步进逼,李鸿章如何纵横捭阖,既能敢于任事,支撑危局,又能精于自保,身居高位40年,掌控晚清军事、经济、外交权柄于一身,历经飓风骇浪而不倒?雾满拦江积多年研究心得,以通俗有趣的笔法,为你真实展现晚清名臣李鸿章的一生仕途,精彩解读李鸿章博大精深的为官智慧。
作者:林杉
林徽因可谓中国现代一个世纪的才女代表,她的容貌、气质和学识倾倒了当时乃至今天的的不少知识分子。 在中国现代女作家中,林徽因是极有天分、极具个性、极为独特的一位,她在建筑学上的卓越成就也一直为研究着所关注的话题。这是诗人、建筑学家、一代才女林徽因的一部文学传记。这部传记以诗的语言、散文笔法,描绘了林徽因早年游学英伦,与著名诗人徐志摩的一段恋情,成为文坛千古佳话。她是徐志摩终生热恋着的女人,也正是她的爱造就了作为诗人的徐志摩。然而,她最终成了维新派首领梁启超大公子梁思成的夫人。青年时代,林徽因足迹踏遍欧美,成为中国第一代女建筑学家。她是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主要设计者之一,她一生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散文、小说和戏剧作品,是现代文学史上独领风骚的巾帼才俊。
作者:林和生
许多年前我第一次读完卡夫卡的《变形记》,强烈地感受到主人公格里高尔以及小说作者对人类之爱的无限渴望。我认定作者是一位深怀温柔之心的人。后来,近十年前,我在《超越此岸的存在》一文中还专门谈到,虽然卡夫卡的世界是地狱一般黑暗,但人们从他那里感受到的,最终还是至深的人类之爱。后来我发现,在这个问题上,我与卡夫卡自己的看法十分一致。他在某处写道:没有人能唱得像那些处于地狱最深处的人那样纯洁。凡是我们以为是天使的歌唱,那是他们的歌唱。 卡夫卡,这位二十世纪上半叶无名的骑士爱情歌手,他的歌正是来自地狱的天使的歌,是骨子里温柔的歌。关于这个问题,有两个特别重要的层面需要指出:其一,要把卡夫卡那令人不寒而栗的地狱之歌感受为温柔的天使之歌,显然需要一种特别的接受美学。关于这一层面,我不打算多作讨论,因为它太复杂;或者,毋宁说,它是一个美学问题,无法通过讨论来解决;我只是认定卡夫卡之歌是彻骨地温柔,并名而正之。 其二,当我们感受和领悟卡夫卡天使般的温柔之歌时,不要忘记了它来自地狱的最深处。关于这第二点请允许我略作表达。 就卡夫卡而言,地狱及其最深处的含义十分复杂。那或许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阴森可怖的地下室;或许是令他恐惧和颤栗的父亲(包括他几乎感觉不到任何温暖的家庭);或许是他(以及我们)身外这个充满欲望和缺憾的物质时代;或许是他自己那空虚得宛如子虚乌有、却又充足和复杂得随时可能爆炸的内心世界;……而更正确的说法应该是几者兼而有之。对于我来说,探讨卡夫卡之地狱及其最深处的含义十分重要,因为我认为,只有深知卡夫卡的地狱之叵测和黑暗,才有可能真正感受和领悟他那爱与生命之歌的温柔。
作者:萨尔瓦多·达利
达利绘画原作在中国美术馆的展出,又引起了我们对这为天才艺术家的关注,引起了我们对超现实主义艺术的关注。超现实主义绘画是西方现代文艺中影响最为广泛的运动之一,达利作为该运动在美术领域的主要代表,一直是人们关注和争论的对象,与达利妄诞、怪异的绘画极其相似,本书也以其妄诞、怪异的言语揭示了这位天才艺术家的内心独白。
作者:约翰·托兰
《希特勒传·从乞丐到元首》是普利策奖得主、“二战”参与者约翰·托兰的经典人物传记作品,客观、全面、深刻、生动地记述了“二战”发起人希特勒的一生。本书更正了上一版本中出现的数百处事实错误,在语言文字和史实事实方面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升级。这本《希特勒传》内容详实,作者约翰·托兰先后采访了数百名和希特勒有关系的当事人,搜集了众多资料,是对希特勒的一个全面立体的还原,尽可能客观地展现出了希特勒的真实面。这大约是一本详尽到连希特勒本人都可能惊讶的传记作品!
作者:希特勒
这本书是由希特勒口授,由其党徒鲁道夫·赫斯执笔撰写的。1923年11月8日晚,希特勒率领一批冲锋队员,在慕尼黑贝克勃劳凯勒酒馆扣押了巴伐尼亚州的三名军政长官,当场宣布全国革命已经开始了!这就是所谓啤酒店暴动。然而第二天,在与警察的冲突中,16名纳粹分子被击毙,若干人受伤,其余逃散。11月11日,希特勒被捕归案。1924年2月,被判5年徒刑,由于陆军方面的支持,只服刑9个月。在狱中,由希特勒口授,开始撰写《我的奋斗》一书。1924年12月获释。1925年12月8日,《我的奋斗》第一卷正式出版,1926年又出版了第二卷。1928年,希特勒又开始口授《我的奋斗》续篇,由马克斯·阿曼打字记录,后来经过30余年的周折,1961年在西德出版,书名为《希特勒的第二本书》。《我的奋斗》系统地阐述了希特勒的理想,创建第三帝国和征服欧洲。全书充满了民族主义狂热和对马克思主义、民主制度及犹太人的仇恨。他认为日耳曼人是上帝选定的主宰民族,宣称新帝国必须再一次沿着古代条顿武士的道路进军,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为德国人民取得每天的面包,夺取新的生存空间。《我的奋斗》一书,后来成为德国法西斯内外政策的思想基础和纲领,是德国法西斯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思想和行动的纲领,给世界人民带来一场空前的灾难。世界上一切善良的人们无不诅咒它,但是,一些法西斯残余势力和帝国主义的战争狂人,仍将其奉为至宝。
作者:玛格丽特·撒切尔
玛格丽特·撒切尔,这位改变英国、影响世界,并让所有人折服的女政治家,在长达11年的首相任职期间政绩卓著:全力改革,推动英国经济腾飞,使这个眼看落寞的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跻身于世界前四强;赢得马岛战争,坚持与美国的特殊关系,巩固了英国在世界政治中的强势地位。她还创造了英国政治上史上的多个第一:她是英国保守党这块被视作男人领地里的第一位女领袖;她是英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女首相;她开创了英国政治历史的先例,三次蝉联首相;她还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个将其所推行的政策冠以自己名字(撒切尔主义和撒切尔革命)的首相。本书是撒切尔夫人的回忆录,它以当事人的视角为我们展示了这位生来与政治结缘,浸淫在残酷政治纷争中的平民女孩是如何在没有显赫门第的疵荫下,依靠自己的不断努力和顽强奋斗脱颖而出,巾帼不让须眉,在英国这个传统守旧的国度里,在保守党政治斗争的漩涡与激流中,一步一步沿着成功的阶梯攀登,最终入主唐宁街10号,登上权力之巅。
作者:西德尼·谢尔顿
从郁闷得想要自杀的在芝加哥的童年,到二战时期美国空军特训部队的一员,再到在纽约及好莱坞的辉煌与奢华,谢尔顿历经了大多数人都无法想象的生活。这位世界级的讲故事大师在自传里和我们分享他最伟大的故事——关于他自己的故事——坦诚而富有启迪,足可匹敌他创作的任何一部畅销小说。